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綠色EQ(Ecological Intelligence)讀後

綠色EQ(Ecological Intelligence,Daniel Goleman原著,時報出版社出版中譯本)不是新書了,最近重看時有點感想要記錄下來。
1. 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地球,但即使假設消費者都希望對地球好一點,為使消費者真能用鈔票投票所需要的產品資訊全面透明化,個人覺得還有滿長的路要走。如同作者所言,不少產品其實是”漂綠”,即使消費者有意願採用”相對環保”的產品,消費者要得知所需要的生命週期評估量化數據仍有困難。作者提出另一項更重要的觀念:”人腦對未來的威脅很遲頓”,因此對於週遭很多有害環境的行為其實是習以為常,而不去思考,更遑論採取行動。個人認同人們易於習以為常,但如我們希望把習慣的某些不良事物革除,針對這些標的設計良好習慣來改善是值得一試的。
2. 再深入到用生命週期的觀念來檢視產品製造過程,不少直觀的判斷並不正確。例如自遙遠國度進口的農產品之碳足跡未必較大,原因很可能是本國的農業實務是耗能甚大,大到甚至比相應的海運甚至空運所生之碳足跡更大。個人在此受到一個觸發:全球化使得我們所用的各項產品可能具有多國履歷,但這履歷中各環節所對應的碳足跡更應定量檢視。例如我們以為的國貨,可能研發在我國,生產零件和組裝均在他國,本以為愛用國貨必然可以減少碳足跡且增加我國產值,然而實際上在產值上貢獻他國的比例卻更為可觀(雖然也將碳足跡給”輸出”了)。
3. 另一段發人深省的內容是作者以荷蘭評估該國民間總消費造成環境總衝擊,其中很大部分是由開發中國家承擔,作者也提出很可能所有已開發國家都是如此,只是很少國家如荷蘭般有道德勇氣來誠實計算並呈現這些衝擊。當然這和歷史上各時期的帝國對殖民地的掠奪行為相似,只是現在的稱呼方式有很大不同。
4. “綠色”產品的資訊到底該怎麼找呢?作者提到GoodGuide這家公司。筆者上到他們的網站(http://www.goodguide.com/categories/314607-lighting-products##products),試著看了照明設備作個例子,可以找到該公司評比了一萬多種照明產品的結果,畫面上表現最好和最差的那幾項產品是一目了然的。不過筆者好奇一點,這些產品和台灣給予節能標章或環保標章者,有多少的重疊處,又其所得之評價到底有多少異同。如果台灣由官方運作的評比系統可以有效率且公正地量化出各項產品的”綠色”績效,應該是心懷綠色的台灣消費者之福吧,雖然筆者相信政府機關還應該在此事上付出極為可觀的努力。
5. 作者也提出”網絡力量大”這個章名。這點筆者尤為激賞,相信這是更有效率地讓市場力量促使企業改變的工具之一。以台灣正熱門的”塑毒”飲料來說,與其只是消極地負面表列出有問題的產品(而且產品類別還持續增加),不如珍惜奉公守法的良好廠家和農家,讓他們的生意硬是大幅成長,這樣的串聯非網絡非辦。
6. 對於某些化學物質,“即使少量接觸,長期依舊危險”,這在目前台灣應已是廣被接受的常識了。然而筆者好奇的是,從持續出現在我們生活週遭的各項開發行為,到各項食衣住行的產品應用,我們有機會見到其個別造成的潛在危害資訊,但其綜合的效應卻鮮少被論述。即使是科學研究方法上仍有持續精進的空間,但我們不應仍自滿(或不得不接受)於見樹不見林的評估數據及方法論,不論是對研究者或是關心這類議題的一般民眾皆然。
7. 這樣的書總要有個最終解答,筆者想引述本書最後一句話:”我們不能再說地球需要治療。地球並不需要治療,需要的是我們。"作者提出的是讓能源稅這個棍子和Green GDP這個胡蘿蔔並存,使得企業可能因為綠化而獲利。筆者當然樂見這樣的論述,但實踐上要克服的困難只怕還有很多。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可用能源(Energy available on earth)

這是我每次開再生能源概論和能源通識課程時,必須回答自己和學生的大哉問之一
目前我找到的答案如下(單位是10的12次方瓦特):

太陽能(Solar) 174000
地熱(Geothermal) 32
潮汐(Tidal) 3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40
風,波浪,對流和洋流(Winds, waves convection and currents)  370
化石燃料蘊藏(以煤為主)(Fossil fuel reserves (mainly coal)) ≈ 2000

引述自José Goldemberg (2004) The Case For Renewable Energies - Thematic Background Pape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Renewable Energies, Bonn 2004. http://www.hellasres.gr/English/giati-ape/RES%20case.pdf,2011年2月3日查找

作者提到他的資料出處是
Hubbert, M.K. (1971)The energy resource of the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 60, 224.

作者也以2001年時全球的人均初級能源消耗為2.1 kW per capita,估計當時的全球能耗為12.7個10的12次方瓦特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對於未來情境設定的想法記錄

作研究時往往需要估計未來的情境,然而常見的估計方式卻是以該現象的歷史數據迴歸,再代入目標年得之。例如要估計我國由移動源貢獻的某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就把過往的排放量這些相關數據彙整,據其迴歸所得方程式來計算未來的排放量。當然在沒有更好方法的前提下,以系統過往的行為來預估未來行為是不得不的作法。不過如果系統的行為發生改變,這樣的迴歸方式就不是很可靠了。污染物排放量、能源耗用量等受人關注的數據,應是和人們的活動量相關。如果預估這些量的作法是以取得目標年的活動量估計值,再利用單位活動量的排放量或能源耗用量這些數據(當然這些數據也有其時間上的軸向,但我們一樣可以尋求合理的估計來描述此機制),當為另一種可以考慮的估計方法。當然,要提前知道未來的世界有什麼事必然發生,有其困難和局限。但如果純粹就重大開發案所造成的影響來看,則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下在各時點應提出的資訊,當可能有所助益。惟這些資訊的內涵、格式、更新及彙整機制,將深切影響這樣的應用設想。而這些課題,也是我打算後續加以鑽研的,在此先作下筆記。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李家同的一堂課(轉載自王榮霖先生部落格)

李家同的一堂課

轉載自王榮霖先生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2266/archive/2009/05/20/405901.html

「做一個好人,是快樂的事情」、「所謂好EQ,就是對別人好,使別人高興,但要出乎真誠」、「很多人只會利用別人,最後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很多人有學問,但不會表達,吃虧很大」、「表達能力是可以加以訓練的;不過,也不能只靠一張嘴而沒有學問。」「凡是政府鼓勵的,都垮掉了」、「永遠不要相信政府,全世界皆如此。」-李家同/台師大演講、2009.5.19

 這是李家同教授於5月19日在台師大演講的重點摘要,演講的題目是:「大學生的競爭力」。

 不過,演講一開場,李家同說他常常覺得是對老師講的,要「如何使大學生更有競爭力」;結果,老師沒來幾位,倒是整個演講廳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大學生、高中生。

 對於「大學生的競爭力」,李家同認為建築在六個基礎上,包括:好的基礎學問,好、有用而且日益改進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廣泛的普通知識,好的EQ,好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好的表達能力。

 「大學生是要準備隨時改行的!」才開始講第一子題「好的基礎學問」,李家同就來個震撼教育。

 李家同回憶他早年回台時的情景。當時大學生及老師的論文,都要請人代為打字,但現在已經完全消失了,因為被電腦文書處理給取代了;李家同說:

 -「我在大學時,只學會真空管,如果至今只會真空管,我早就失業了」、「我在1961年拿到博士學位,1967年computer science才出現,我現在教的,過去完全沒有學過」、「沒有人教過我寫程式」。

 所以,李家同的看法是,大學裡學的東西,與將來進入社會後找到的工作,很多是無關的,也因此,「如果大學生不能改行,有時是很難生存的」、「三年小改行、五年大改行」;問題是:要如何改行?李家同認為:

 -「只要基礎學問好,就能改行」、「任何學問都建築在基礎學問之上」、「什麼是基礎學問?一是國文、英文與數學,二是任何一門學問的基礎」。

 所謂「任何一門學問的基礎」,李家同認為這是「老師要檢討的」,他用問題的形式提出了解釋,即:「最基本的東西是什麼?」

 李家同舉了已故中研院院長吳大猷的例子。吳大猷曾告訴他,物理系的學生很可憐,大學裡要學很多東西,一年級的東西是他二年級才學的;換句話說,一年級很多基礎的東西沒學好便直接進到二年級。

 其實,不只大學生,從小學開始,台灣整個教育體制都在揠苗助長。因為「不能輸在起跑點上」,所以國小教國中的東西,國中模擬考高中要教的東西,高中則成為大學先修班;教改的結果,學校的資優班,優勝劣敗,補習班則愈開愈多,幾乎無所不補。

 但是,李家同認為,「基礎學問」是沒法速成的,而且「任何一門學問的基礎」,不只是改行的要件,也構成了整個人生的基礎。像國英數的基礎學問,是任何人吸收新知識的關鍵,以「如何學好英文」來講,還是基本功,從增加單字、改進文法能力下手,這都要花時間,哪能速成?!

 也因此,為了讓大學生做好基本功,李家同甚至認為:「一個大學最好不要買昂貴的儀器」;不管幾年幾百億,紮實的「基礎學問」與「昂貴的儀器」之間,並不是正比的關係。

 其次,李家同談到了「好、有用而且日益改進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李家同說,「哲學?對於找工作是沒有用的!」李家同的話,顯然震撼了現場不少學生;李家同認為,現在的大學生:
 -「只懂財務是不夠的,最好也要能懂法律」
 -「不要輕視任何學問,像泥水匠、園藝等」

 李家同舉「外文系」的大學生為例,建議不要只讀莎士比亞的文學巨著,因為「莎士比亞沒法幫你找到工作」,他列舉三個增強外文系學生競爭力的專業,包括:會寫英文的科技文件(technique writing)、會寫英文的法律文件(legal writing)、會寫電腦程式、會設計網頁,以及會運用套裝軟體等。

 「絕大多數人都是靠普通常識存活」,李家同如是說。他建議大學生務必具備足夠的「普通常識」。李家同所謂的「普通常識」,包括:公文撰寫、基本財務知識(公司債、再買回、票券、增資、減資等)、政府各種法令規章,以及企業競爭及生存之道等。

 「普通常識不好的人,會吃很大虧的!」問題是,要如何強化「普通常識」?李家同建議,要靠個人大量的閱讀,尤其是國際新聞。對此,李家同批評台灣媒體,「看不起非洲」,許多非洲發生的重大新聞,一再視而不見,這要靠個人去補足。

 接著,李家同談到大學生應具備「好的EQ」、「好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好的表達能力」等。最後,李家同綜合出「大學生競爭力」的六大結論:
 一、至少擁有一種外文(休想速成)
 二、努力擁有一技之長
 三、多看各種書
 四、對各種事情保持好奇心
 五、對別人好
 六、養成冷靜而合乎邏輯的思考能力

 在問答時間中,有學生問到,藝術是興趣所在,但也擔心窮困潦倒,李家同勸說:「真要選擇,心理要有準備」;有學生問到,台灣與歐美大學生從事「國際志工」的不同,李家同說,歐美學生從事志工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李家同說,從事志工,「是一輩子的事」,不是暑假去做志工,然後時間到了向對方說再見一走了之,這不是志工。

 有人想了解李家同是如何一路走來,他說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可以分享,連女兒也沒有讀研究所;李家同說,他的挫折並不太多,算是運氣好,他「沒有懷才不遇,有時反而覺得自己被高估了。」

 「要永遠愛學生」,李家同的話中有一種痛。他說,台灣現在的教育,太注重功課好的學生,其實應把眼光放在功課不好的學生身上,老師們要思考「如何把他們教好?」「起碼國英數要達到最低標準。」

 李家同說,要談「教育理念,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他甚至將來要出一本書,書名就叫《如果我是教育部長》;李家同覺得,「大學裡教授的問題,在於自己已經擁有工作,不能理解同學們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痛苦。」而身為老師,李家同覺得,「一定要為學生們著想,要讓學生在畢業後能適應各種工作。」

 從6:30開講到晚上8:00,手持麥克風的手微微顫抖,但回答現場學生的問題,李家同熱情不減。演講的最後,李家同語重心長的說:

 -「不要隨波逐流」、「不能完全靠學歷」、「生涯規劃是沒什麼用的」、「唯一的辦法是把
自己的功夫練好,具備一技之長,讓知識每日成長。」

 散場後,學生們爭相找李家同簽名,夜空中,明月高掛,空氣中有淡淡的涼意;也許,不見得每人都同意李家同的觀點,但筆者願就記憶所及,與大家分享這場知識與心靈的盛宴。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超商龍頭的食物廣告

很少看到廣告這麼想寫下些什麼,或許是有點老人家的執念吧。6月6日在自由時報的D7版見到超商龍頭的食物廣告,在全版廣告中,除了食物的照片之外,有著許多的食材名稱:雲林馬鈴薯、珍珠芭樂、雲林牛蕃茄、香蕉、石安牧場玉子蛋、台灣豬肉、雪裡紅、埔里鮮香菇、埔里杏鮑菇、埔里茭白筍、台灣好米。這每項食材名稱後也有著一些文字,說明這些食材是如何優質。個人有個小想法:在超商販賣的便當售價,大概不足以支撐所有食材都是最高級的,而廣告上大打這些食材的好,個人看到的其實仍是一個起點-超商業者嘗試讓消費者信任其食材的努力的起點。至於這樣的起點如何真能有效地結合生產履歷,讓消費者定量地知道自己買到的產品是如何物有所值(個人從不相信總是物超所值的交易可以讓良心的生產者長期生存),只怕是更值得觀察的下一步。在長期來看,個人更期待見到的是定量地界定食材潛在健康風險的每個飲食產品,好讓我們吃得更安心。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百元理髮見聞

其實之前已經只用百元理髮好一陣子了,但今天才真地去到連鎖經營,設點在超市的百元理髮店。理髮的正妹說:這是份無底薪只有抽成的工作,每人次顧客付出的一百元,只有四十元到了動手理髮的師傅口袋。據說理髮師傅每天排十二小時的班(營業時間1000~2100,大概還要加上事前事後的準備),標榜十分鐘快剪。個人試算一下,如果一位理髮師傅每天服務11*3個客人,則他們的日薪是11*3*40=1320(相信這應是稅前所得),不比在便利店打工好多少,而理髮總是需要專業技術的,真是讓人感歎專業能力在景氣低迷時,也未必真地都能保值。

"誰賺走了你的薪水"讀後

誰賺走了你的薪水是去學校圖書館借備課要用的書時,基於偶然的緣份借的業餘讀物。個人的專長不是經濟,卻一直對經濟學家們對世界的洞察力感到敬佩。以這本書裏所提到的"錦標賽理論"來說,正是解答了我為什麼身在高位者讓我看起來薪水高不可及,但卻不太需要做很多雜事。這樣的好書,值得在此作個記錄。

誰賺走了你的薪水,提姆‧哈福特著,知識流,978986833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