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綠色EQ(Ecological Intelligence)讀後

綠色EQ(Ecological Intelligence,Daniel Goleman原著,時報出版社出版中譯本)不是新書了,最近重看時有點感想要記錄下來。
1. 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地球,但即使假設消費者都希望對地球好一點,為使消費者真能用鈔票投票所需要的產品資訊全面透明化,個人覺得還有滿長的路要走。如同作者所言,不少產品其實是”漂綠”,即使消費者有意願採用”相對環保”的產品,消費者要得知所需要的生命週期評估量化數據仍有困難。作者提出另一項更重要的觀念:”人腦對未來的威脅很遲頓”,因此對於週遭很多有害環境的行為其實是習以為常,而不去思考,更遑論採取行動。個人認同人們易於習以為常,但如我們希望把習慣的某些不良事物革除,針對這些標的設計良好習慣來改善是值得一試的。
2. 再深入到用生命週期的觀念來檢視產品製造過程,不少直觀的判斷並不正確。例如自遙遠國度進口的農產品之碳足跡未必較大,原因很可能是本國的農業實務是耗能甚大,大到甚至比相應的海運甚至空運所生之碳足跡更大。個人在此受到一個觸發:全球化使得我們所用的各項產品可能具有多國履歷,但這履歷中各環節所對應的碳足跡更應定量檢視。例如我們以為的國貨,可能研發在我國,生產零件和組裝均在他國,本以為愛用國貨必然可以減少碳足跡且增加我國產值,然而實際上在產值上貢獻他國的比例卻更為可觀(雖然也將碳足跡給”輸出”了)。
3. 另一段發人深省的內容是作者以荷蘭評估該國民間總消費造成環境總衝擊,其中很大部分是由開發中國家承擔,作者也提出很可能所有已開發國家都是如此,只是很少國家如荷蘭般有道德勇氣來誠實計算並呈現這些衝擊。當然這和歷史上各時期的帝國對殖民地的掠奪行為相似,只是現在的稱呼方式有很大不同。
4. “綠色”產品的資訊到底該怎麼找呢?作者提到GoodGuide這家公司。筆者上到他們的網站(http://www.goodguide.com/categories/314607-lighting-products##products),試著看了照明設備作個例子,可以找到該公司評比了一萬多種照明產品的結果,畫面上表現最好和最差的那幾項產品是一目了然的。不過筆者好奇一點,這些產品和台灣給予節能標章或環保標章者,有多少的重疊處,又其所得之評價到底有多少異同。如果台灣由官方運作的評比系統可以有效率且公正地量化出各項產品的”綠色”績效,應該是心懷綠色的台灣消費者之福吧,雖然筆者相信政府機關還應該在此事上付出極為可觀的努力。
5. 作者也提出”網絡力量大”這個章名。這點筆者尤為激賞,相信這是更有效率地讓市場力量促使企業改變的工具之一。以台灣正熱門的”塑毒”飲料來說,與其只是消極地負面表列出有問題的產品(而且產品類別還持續增加),不如珍惜奉公守法的良好廠家和農家,讓他們的生意硬是大幅成長,這樣的串聯非網絡非辦。
6. 對於某些化學物質,“即使少量接觸,長期依舊危險”,這在目前台灣應已是廣被接受的常識了。然而筆者好奇的是,從持續出現在我們生活週遭的各項開發行為,到各項食衣住行的產品應用,我們有機會見到其個別造成的潛在危害資訊,但其綜合的效應卻鮮少被論述。即使是科學研究方法上仍有持續精進的空間,但我們不應仍自滿(或不得不接受)於見樹不見林的評估數據及方法論,不論是對研究者或是關心這類議題的一般民眾皆然。
7. 這樣的書總要有個最終解答,筆者想引述本書最後一句話:”我們不能再說地球需要治療。地球並不需要治療,需要的是我們。"作者提出的是讓能源稅這個棍子和Green GDP這個胡蘿蔔並存,使得企業可能因為綠化而獲利。筆者當然樂見這樣的論述,但實踐上要克服的困難只怕還有很多。

沒有留言: